石雕石狮子的由来
石狮子就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狮子,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。
艺术中的龙与狮,一个是中华民族创造的,一个是吸收外国艺术而民族化了的,它们胜过许多动物形象,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所用。石狮雕刻艺术,不仅反映我国劳动人民吉祥的愿望,也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很高的艺术造诣,为华夏建筑增添了一份光彩。
在中国的宫殿、寺庙、佛塔、桥梁、府邸、园林、陵墓,以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。但是更多的时候,“石狮”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狮子。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,这些石狮子陪伴着沧桑巨变,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,已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物。
据《汉书》记载,狮子传入中国是在汉代,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,西域诸国作为珍贵贡品输入到我国,也有认为随佛教而传入。其名根据狮子梵文第一音“师”来称呼,加“犭”旁表示兽类,成为“狮”。狮子是百兽之王,民间摆放石狮有辟邪、吉利的意头。我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石狮子的是《后汉书》,该书记载东汉有石兽,刻有“辟邪”字样。“辟邪”是梵语音译,译意为大狮子。
- 上一篇:山东寿光39米高的城市主题雕塑揭开面纱 2018/12/4
- 下一篇:音乐喷泉制作 2016/9/23